最新消息

2021遠距醫療健保給付元年

新聞
Feb 26 2021

2021遠距醫療健保給付元年,將帶給國內醫療什麼改變?

去1年來,遠距醫療在全球疫情及第5代行動通訊技術(5G)時代來臨的催化下快速成長,許多國家透過修法和放寬管制,力助遠距醫療跨大步前進;在台灣,遠距醫療也即將正式被納入健保給付。 衛福部健保署今年度初步開放50個醫療資源不足鄉鎮院所申請,讓偏鄉居民有機會透過視訊會診遠方的眼科、皮膚科與耳鼻喉科醫師,未來將逐步擴大規模。這將帶給國內醫療什麼樣的改變?

在台灣,手持健保卡就能隨時看病領藥,但醫療資源分布不均,繳納相同保費的人未必享有同等資源,有人走出家門幾步就能有數間院所,有人則須先克服數鐘頭車程才終於能開始排隊候診,可能降低就醫意願甚至錯失黃金治療時機。

衛福部健保署過去委託研究指出,2000~2016年間,全國人的門診就醫次數落在16,000萬次以上,而偏鄉(全民健保定義的山地離島及醫療資源不足區)只有700~800萬次左右。在住診與急診方面,全人口的就醫次數分別落在225~400萬次與150~175萬次,而偏鄉分別只有8~10萬次與10~12萬次。

長期以來,衛福部轄下各單位陸續透過「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劃( IDS)」、「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」等多項計劃,將資源送往偏鄉。兩年前進一步放寬通訊診療,讓山地離島、特殊或急迫情形等病人都可使用這樣的醫療服務,成為台灣遠距醫療的里程碑。

各地遠距醫療試辦計劃陸續展開,只是,實務上往往需要傳輸大型影像檔案、檔案大小動輒數百MB,4G訊號下的傳輸常出現延遲情形、影響通訊與醫療品質,因此過去試辦據點零星且分散,難宏觀看見國內各地對於通訊診療的實際需求。

「如果不正式辦理,永遠沒辦法達到普遍性。正式納入健保給付、供給到位,需求自然就會浮現,」衛福部健保署主任祕書葉逢明說。(推薦閱讀:疫情蔓延時 遠距醫療系統更應超前部署

50所醫院3科先開跑 在地連線即時會診

國內5G商業服務去年上路,5G網速是4G的10~100倍,這樣的通訊條件使遠距醫療有望普及化。不僅技術條件漸漸俱足,去年竄起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加速形成學習、工作乃至醫療的遠距互動模式,衛福部健保署隨之於近日公告「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給付計劃」,使2021年成為遠距醫療健保給付元年。

在這項計劃中,官方初步開放全台50個左右偏遠鄉鎮的醫療院所提出申請,今年度給付每鄉鎮1院所。在地民眾赴計畫院所就醫,在地醫師評估有需要時,就能現場連線遠端的合作醫院、讓遠端醫師透過視訊檢視患者的病灶或檢查影像,立即給出建議。

其中,遠距會診專科科別暫限3科,包括眼科、耳鼻喉科、皮膚科;急診會診則不限科別。其中,急診會診指的是,當偏鄉病人需立即給予緊急適當處理,且經在地醫師判斷在地院所專科醫師不足而需緊急會診時,可由在地院所聯繫遠距院所進行急診遠距會診。

居家醫療、長照服務 未來有望納入給付

健保署針對遠距醫療中的專科醫師,每診療1人次就給付500點(1點約為0.9元)或每開設1診次就給付5,000點;急診則依檢傷分類不同,每遠距診療1人次給付507~2,340點不等。

這樣的給付條件與官方今年度為此計畫匡列的1億元預算,是否足夠?葉逢明回應,事先匡定預算只是為確保這筆錢不會被其他醫療部門需求所排擠。如今遠距醫療正式納入給付,如果申報金額超量,健保署仍會依法給付,第一線醫療人員只要根據民眾需求處方即可。

衛福部健保署醫管組科長張作貞表示,健保署同步委外進行國內遠距醫療需求的相關研究,並將滾動式檢討政策,包括給付條件、給付科別、給付院所家數等日後都可能依實際需求進行調整。

除了眼科、耳鼻喉科、皮膚科,還有更多科別有潛力在鏡頭前提供專業意見,身心科就是一例。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張俊鴻、副院長蘇冠賓等人參與調查疫情下世界多國的遠距精神醫療,發現7成以上國家因應疫情放寬相關法規,在某些地區更放寬處方藥物限制,顯示遠距精神醫療可行。

需要向外求援的也不只是坐在偏鄉診所或衛生所的醫師,往診的居家醫療醫師或許也有需求。葉逢明說,國內過去將居家醫療送往行動不便民眾家中,但醫師到了現場可能發現「哎呀,這不是我的專長」,此時若能連線會診,醫療照顧範疇與品質就能雙雙提升。因此,未來健保署將考慮針對居家醫療、甚至長照服務中需要遠距醫療服務的環節納入給付。

然而,遠距醫療至今對於病人或醫師仍有些隱憂,像是醫療糾紛。國內一年有數百件檯面上的醫療爭議,以2018年為例,當年度衛生局調處件數有662件,衛福部醫審會鑑定數有391件,這些都還是面對面的診療,遠距醫療過程涉及的變數與爭議是否可能更多?

對此,張作貞表示,首先,為維護醫病權益,健保署已規範在地醫師與遠端醫師都須留下病歷紀錄。其次,官方緩慢開放,今年僅開放各偏鄉各1家院所申請,科別僅限過去走過試辦階段的3個科別,並讓申請院所自行尋求合作的遠端醫院、自行訂定合適的醫療與處方流程,就是希望逐步健全運作模式,再慢慢將給付規模擴大。

葉逢明有信心,「國內相關技術俱足、穩健推展,遠距醫療模式在未來3年內必定能做得成熟漂亮」。

從偏鄉應用到都市 遠距連線促進分級醫療

遠距醫療不僅有機會減緩城鄉健康不平等,或許還有機會促進分級醫療。我國醫療院所依層級分為醫學中心、區域醫院、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,各級醫院負有不同的照護任務與角色,盼民眾「小病到小醫院,大病再到大醫院」。只是,手持健保卡就能不限次數、不限地點就醫相當便利,官方過去監測發現,民眾門診有往大醫院集中的趨勢,影響各級醫院發揮原本被預期的功能。

「別把遠距醫療看小了!」葉逢明認為,不僅偏鄉民眾需要這樣的服務,即使是台北市居民也可到鄰近診所就醫、必要時連線會診遠方的醫學中心醫師。這樣一來,民眾就能同時蒐集診所端與大醫院端2名醫師的建議,而「小病先到小醫院」的分級醫療理想就更有機會實現。

年長、慢性病者 隔空問診更省成本

台灣人口結構老化、醫療服務需求增加,健保總額預算已漲破7,800億元。健保資料顯示,我國青壯以上各年齡層的就醫次數、診療費、藥費與檢查費不僅逐年攀升,也隨年齡線性增加,因此可以預見,越來越老的台灣社會將會付出越來越高的醫療成本。

在未來,遠距醫療普及化是否有望節省健保成本,葉逢明不敢斷言,但年長者、慢性病患與他們的照顧者減少奔波與排隊時間、醫療效率提升是可以被期待的。


資料來源:康健雜誌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83482